本站
非官方網站,信息完全免費,僅供參考,不收取任何費用,具體請以官網公布為準!
中國農業大學雙一流大學建設方案精編文字版下載
中國農業大學一流大學建設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思想,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和立德樹人根本任
務,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開啟中國特色、農業特色世
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發展新征程,根據《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
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等精神,制定本建設方案。
一、建設目標
(一)學校的分期建設目標
以建成中國特色、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為目標,全面貫徹黨的
教育方針,緊緊圍繞國家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
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戰略安排,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改革創新精
神,高質量推進“雙一流”建設。
1.近期目標
到 2020 年,綜合辦學實力穩居國內研究型大學前列,若干優勢
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前列,在世界涉農高校中的影響力顯著提升。人才
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引領中國高等農業教育發展,為建設中國特色、
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打下堅實基礎,為鄉村振興和建設教育強國作
出積極貢獻。
2.中期目標
到 2030 年,形成完善的中國特色、農業特色現代大學治理體系
和世界一流大學學科布局,更多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前列,人才培養質
量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初步建成中國特色、農業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
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創新型國家建設作出突出貢獻。
2
3.遠期目標
到本世紀中葉,更多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前列,引領世界高等農業
教育發展,人才培養質量位居世界前列,全面建成中國特色、農業特
色的世界一流大學,為鄉村全面振興、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建
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卓越貢獻。
為實現上述建設目標,重點實施“1+5”建設工程。“1”是堅持
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5”大工程分別
為:結合黨中央要求和學校發展目標,實施思想建設工程;以高質量、
高標準推進“雙一流”建設為契機,實施“雙一流”建設工程;積極
拓展辦學空間,實施發展保障工程;以健全校院兩級管理體系為目標,
實施完善治理工程;以人才隊伍建設為突破,實施人才強校工程。學
校將緊跟國家戰略步伐,力爭在 2035 年國家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
化、2050 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歷史進程中,作出新的
更大的貢獻。
(二)學科建設總體規劃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以一流學科為核
心,著力建設農學與生命科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工程與信息科學、
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哲學社會科學等學科群,強化前瞻性布局,加
強學科交叉融合,拓展新型學科,建設以“新農科”為核心的中國特
色、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學科體系。
1.基于國內一級學科口徑
按照高峰學科、高原學科、基礎與支撐學科 3 個梯次建設。
高峰學科:作物學、植物保護、農業資源與環境、畜牧學、獸醫
學、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草學和生物學等學科保持領先地位,
3
為學校打造世界一流學科提供更強勁的動力。園藝學、水利工程和農
林經濟管理等學科 2020 年進入國內學科前列,為學校一流大學建設
提供更廣泛的支撐。
高原學科:生態學、社會學、化學、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
術、應用經濟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公共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等學
科實力到 2030 年力爭達到或接近一流學科水平。
基礎與支撐學科:數學、力學、大氣科學、電氣工程、土木工程、
法學、工商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新聞
傳播學、風景園林等學科總體實力顯著提升,為一流大學整體發展和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提供更有力的基礎支撐。
2.基于國際學科口徑
2020 年,力爭臨床醫學進入 ESI 世界前 1%,進入世界前 1%的學
科數達到 11 個,各個進入 ESI 前 1%學科領域的排名顯著提升。
2030 年,在國際有影響力的學術評價體系中,農業科學居全球
高校首位,更多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前列。
(三)擬建設學科及其對帶動學校整體建設的作用
2017-2020 年期間,重點建設作物學、植物保護、農業資源與
環境、畜牧學、獸醫學、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草學和生物學
等 9 個學科。擬建設的 9 個學科覆蓋面廣,在學校學科建設中處于核
心地位,構成了解決農業重大前沿問題,支撐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和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學科架構。以擬建設學科為核心,搭建高水平學
科公共平臺,組建跨學科創新團隊,引領多學科交叉融合,促進科教
協同育人,推動全校形成追求卓越、追求創新、追求貢獻的學科文化
和追求一流的學術氛圍、育人氛圍,推進學校“雙一流”建設。
4
二、建設基礎
(一)辦學理念
學校秉承“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訓,堅持社會主
義辦學方向,堅持“四個服務”重大使命,以農立校,特色興校,圍
繞人類的營養與健康,以國家農業科技重大需求和國際學術前沿為導
向,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主要目標。
(二)辦學定位
作為我國現代高等農業教育的發源地和排頭兵,學校堅持德育為
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理念,培養具有愛國情懷和社會
責任感、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行業領軍和拔尖創新人才。秉承
“頂天立地”的方針,瞄準國際農業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開展高水平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
(三)優勢特色
學校始于 1905 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形成了特有的勤
勉持重、愛國憂民的精神傳統和嚴謹求實、厚德博學的辦學傳統,積
累沉淀了樸實厚重的高等農業教育文化,為我國農業高等教育和“三
農”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始終扎根中國大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具有
“三農”情懷的行業領軍和拔尖創新人才。誕生了中國第一個發明專
利,取得了一批重大創新成果,對推動國家農業農村現代化和經濟社
會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學校形成了以農學、生命科學、農業工程和食品科學等為顯著特
色和優勢的學科體系,以農學和生命科學為代表的學科領域已躋身世
界一流行列。
5
(四)重大成就
1.構建了特色鮮明的本碩博人才培養體系,培養了大批行業領
軍和拔尖創新人才。在國內率先實施了全校范圍內的自由轉專業政策,
形成了“通專結合,通專平衡”的個性化人才培養體系,在全國率先
全面實行博士生招生申請考核制,教育綜合改革走在前列。
2.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為國家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提供了
有力支撐。在農學、生命科學、食品科學、農業工程等領域創新性研
究取得重要進展,玉米生物學團隊在全球形成領跑優勢,近十年以第
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科技獎勵 25 項,在全國高校中并列第 7 位。
3.發揮學校綜合優勢,在糧食安全、食品安全、農業政策、扶
貧攻堅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獲得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
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學校教師榮獲 2017 年“全國
脫貧攻堅獎創新獎”。“十二五”以來,70 余篇政策報告得到黨和國
家領導人的批示或被政府部門采納。
4.傳承和發揚心系“三農”的擔當奉獻精神,先進校園文化建
設成效顯著。承辦全國科普日活動,成立了全球首家飼料博物館,榮
獲 2015 年“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貢獻獎”,學校教師被
評為 2015 年度全國“十大科學傳播人”。
5.統籌國際教育資源,一流農業大學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與
涉農世界一流大學全面對接,建立“中特農業創新園”和“中坦農業
村級減貧學習中心”等平臺,積極共享中國農業發展經驗,教育援外
在發展中國家廣泛覆蓋。
(五)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家加快實現社會主義現代
6
化的新步伐,尤其是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和鄉村振興
等國家戰略的實施和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為學校實現高質
量發展帶來了歷史性機遇。同時,學校也面臨著嚴峻挑戰,辦學空間
急需拓展,高層次人才尤其是中青年人才隊伍建設需要更加重視,內
部治理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
三、建設與改革任務
今后三年,重點實施六大計劃,全面完成建設和改革任務。實現
一流大學建設目標,實施一流學科建設計劃;以人才培養為根本,實
施農業一流人才培養計劃;以人才強校為基礎,實施“315”創新人
才強校計劃;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創新質量為動力,實施卓越引領
創新能力提升計劃;以服務社會的新格局為目標,實施“頂天立地”
鄉村振興服務計劃;以“一帶一路”、“南南合作”為基礎,實施全球
視野國際合作交流計劃。
(一)建設一流師資隊伍
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打造一支“頂天立地”、政治素質強、
教學和科研水平高的師資隊伍,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1.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育計劃
實施“315”創新人才強校計劃,聚焦領軍人才和中青年學術骨
干的引進和培育,完善和健全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深化人才引進和培
育工作改革,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人才成長體系。
2. 教學名師培育計劃
實施教學名師培育工程,組織開展名師工作坊、教學法國際研修
班等活動,推進科技沙龍等培訓活動,助力教師全面發展。設立教學
7
型教師系列崗位,健全教學效果評價體系。
3. 教師發展體制機制提升計劃
實施教學型、教學科研型、科研型教師分類管理制度,推進教學
輔助各系列的晉升評價。完善崗位責任制,完善職員晉升制度。實施
不同層次的人才支持計劃,突出激勵導向,形成合理薪酬體系。
4. 師德師風建設計劃
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習近平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完善師德師風的考核監督和表彰
獎勵機制,將師德師風建設貫穿教師職業生涯全過程。
(二)強化一流人才培養
構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教學體系,
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引領制定國家涉農專業標準和卓越農林人才
培養計劃,成為“新農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開創者。
1. 一流專業建設計劃
圍繞中國特色、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目標,推進農科類
專業認證,建設一批一流涉農專業;全面推進工程專業國際認證工作,
對標一流專業標準,對現有工科專業進行建設與改造;加強一流學科
相關的本科專業教學實驗室、基礎學科教學實驗室和公共基礎實驗室
建設,支持專業急需的綜合性實習基地的條件建設。建設一批核心課
程并開展教材建設,開展“校級優質教材”評選。
2. 一流本科人才培養計劃
探索建立大類招生模式,申請啟動自主招生并逐步建立“綜合素
質評價”招生模式。推進人才大類培養,實施教學模式改革。建設一
8
批優質課堂(課程),開展“優質課程與優質課堂”評選,建設一批
高水平在線課程,建成一批虛擬實驗教學項目。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
系,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加大對創新創業、URP、
學科競賽項目的支持。實行創新人才優先推薦保研政策。改革完善轉
專業政策、學業成績計算方法、自由選課政策。
3. 試點升級版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
以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 2.0 版為指導,在對已有的卓越農林人
才培養專業按照“一流專業、一流人才”的要求進行全面改造升級之
外,試點卓越農林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新農科實驗班),培養涉農
拔尖創新人才;試點卓越農林農科教協同育人實驗班,強化對牛精英
項目、種業菁英班、鄉村振興青年菁英班、科技小院等一批農科教協
同育人項目的支持,培養“一懂兩愛”行業領軍人才。
4. 博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強化計劃
以科教融合和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健全
博士生優秀生源吸引激勵機制,繼續實行直博生選拔制度,提高碩博
連讀生比例,完善博士生招生“申請-考核”制度。設立跨學科博士
生培養項目,組建跨學科的導師指導組。推進博士生培養管理與評價
的過程導向、重心前移。構建國際化的學術創新環境,聘請國際知名
學者開設高水平課程,支持博士生國際化學術交流。
以產教融合和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提高碩士生培養質量。樹立
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三位一體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新理念,
構建“產業鏈”、“綜合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平臺,推進“實踐
-理論-實踐”的三段制培養模式。探索與國家職業資格認證評價的有
9
機銜接。開展聯合培養示范基地建設,繼續實施“卓越農機裝備工程
師”等雙學位中外聯合培養項目。
6. 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體系建設計劃
加強校院兩級學位論文質量管理,建立研究生課程任務分類體系
和適合培養特點的教學方法規范與基本模式,提高研究生課程教學的
有效性。完善新增導師培訓制度,建立任課教師培訓制度和學位授權
點的教學研討制度。創建多樣化的學習共同體,為研究生提供個性化、
針對性的學習咨詢和支持服務。健全學位授權點質量管理、質量監督、
質量反饋和質量改進體系。在一流學科試點開展國際評估。
7.學生思政工作質量新體系構建計劃
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養中的引領作用,完善理想信念熔鑄、
核心價值內化、“三農”情懷培養、健康人格塑造、創新創業能力培
養、領導力培養、學生骨干培養、黨團組織作用發揮、工作隊伍素質
提升、支撐平臺建設等思政體系。以思想政治教育和“三農”情懷培
養融入課程教學、融入典型示范、融入服務實踐、融入創新創業的“四
融入”模式為工作主線,形成課程教育、先鋒引領、實踐養成的工作
體系,完善人才培養工作格局。
(三)提升科學研究水平
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面向科技前沿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主戰
場,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提升解決重大問題和原始創新能力,
爭做國際學術前沿領跑者,國家戰略、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決策的服
務者。
10
1.卓越科技創新計劃
推進科研組織模式創新,重點在植物生物學與生物種業、畜禽育
種與健康養殖、食品營養與人類健康、水資源綠色高效利用、耕地質
量提升與功能拓展、綠色農業生產、生物質轉化利用與畜禽廢棄物處
理、智能農業機械裝備與智慧農業等領域布局和建設重大科技創新鏈。
2.一流平臺建設計劃
重點建設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成
國家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科技創新基地,在作物生物學、資源環境、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動物醫學、農田水利與農業綠色高效用水、農
業工程等領域培育國家級研究平臺;建設若干學科公共創新平臺,形
成支撐一流大學建設的科技創新平臺體系。
3.高端智庫建設計劃
重點建設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農村發展研究院、中國土地政策
與法律研究中心、“一帶一路”農業合作學院/南南農業合作學院、北
京食品安全政策與戰略研究中心等高端智庫。建立具有中國特色、中
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農業領域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評價和學術標準體系。
4.國家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計劃
緊密對接《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和《北京
市“十三五”時期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以北京食品營
養與人類健康研究高精尖中心等為基礎,著力打造北京國家科創中心
農業板塊,推進國家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使農業科技創新成為北
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新的“亮點”。
11
(四)傳承創新優秀文化
堅定文化自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
化及革命文化,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三農”情懷為魂,將文
化傳承與創新貫穿于辦學全過程,成為農大人致力于“四個服務”的
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做出農大的貢獻。
1.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育人計劃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靈魂,推動學校
文化事業全面繁榮,不斷豐富師生精神世界、增強師生精神力量。著
眼文化育人,引導師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廣大教師
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
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
2.中華農耕文化研究與傳播計劃
鼓勵支持教師開展中華農耕文化的研究。加強中國農業數字博物
館、飼料博物館等虛擬與實體文化平臺建設,發揮校園與基地科普教
育職能,提升社會文化服務水平。依托“一帶一路”農業合作學院/
南南農業合作學院和孔子學院等平臺,傳播中華優秀農耕文化,展示
中國農業發展成就。
3.特色校園文化提升計劃
加強學校、學院和學科文化的研究,重點開展學科開創性人物的
資料挖掘整理,宣傳發揚“曲周精神”,形成農大人共同的價值堅守
和文化底蘊。打造一批文化品牌,構建多層次多形式的文化載體,開
展內涵豐富的特色校園文化活動,構筑網絡文化表達體系,講好農大
故事,發出農大聲音。
12
(五)打造社會服務新格局
著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形成學校服務社會新格局,支撐服務鄉
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
1.加強產學研平臺建設,推動農業轉型升級
重點圍繞黃淮海農業綠色發展、京津冀都市農業、東北現代農業、
西北綠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需求,完善實驗站、教授工作站和現代農
業產業技術體系為主要平臺的“兩站一體系”社會服務體系。推動與
南方及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建立產業研究院,探索建立“農業科技+大
資本、大企業、大政府”的社會服務和成果轉移轉化模式。
2.加強多學科協作,服務區域協調發展
立足北京,面向京津冀,服務全國,加強校地合作,服務區域發展。
依托曲周試驗站和涿州教學實驗農場,與地方共建鄉村振興示范基地,
探索服務京津冀、服務區域協調發展新模式;依托上莊實驗站,建立
都市農業和智慧農業基地,探索國際化大都市農業發展新路徑。
3.加強科教社會扶貧,助力國家精準脫貧
與云南省建立治理深度貧困的省校戰略合作關系,加強對深度貧
困綜合治理的研究和實踐,深化云南鎮康、勐臘等已有科教扶貧試點,
為國家深度貧困的脫貧攻堅提供可行的范式。深化與山西靈丘的校地
合作,完成教育部安排的河北青龍縣、威縣定點扶貧任務。
4.加強社會培訓工作,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適應新時代農業經營模式轉型,提升現代農業技術的遠程培訓水
平,開展新型農場主、新型農業經營管理人才、新型職業農民和創業
者及跨界投資者的培訓。建設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基地,搭建農林高校
13
培訓教育網絡聯盟教學平臺和共享課程資源庫,打造實用精品培訓課
程體系。
(六)推進國際交流合作
1.夯實國際一流農業大學合作網絡,提升學校高端引領
進一步夯實與世界農業學科排名前 10 和綜合排名前 100 涉農院
校的合作網絡,完善網絡區域和學科布局,將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有效
融合到教學科研主要環節。強化校際優勢互補的實質性、多層次、多
渠道合作,加強世界頂尖農業大學聯盟建設,提升我校在世界高等農
業教育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2.搭建國際合作平臺,推進國際科教協同創新
以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和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為核心,推進一流學
科與相關領域國際頂尖高校和科研機構及國際頂尖科學家的可持續
合作。通過校、院兩級國際合作平臺建設,將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緊
密結合,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新機制。
3.改善國際化辦學條件,提升教育國際化水平
突破制約留學生教育規模的硬件瓶頸,改善國際化人才培養基礎
條件,擴大留學生招生規模。加強面向發展中國家農業青年領袖的培
養項目建設。擴大中外合作辦學和聯合培養等項目的覆蓋面,加強外
籍教師聘用工作的力度。辦好煙臺格羅寧根大學,發揮中外合作辦學
機構對學校國際化發展的推動作用。
4.積極參與國際科教事務,增強中國農業高等教育國際話語權
加強與國際主流學術組織合作,積極承辦重大國際學術會議,支
持學術骨干到國際學術組織任職。面向我國駐外使領館、聯合國糧農
14
組織等國際和區域農業組織需要,培養優秀人才。辦好主辦的國際學
術期刊,提升期刊的國際影響力。
5.積極參與國家對外戰略,擴大國家國際影響
服務農業“走出去”戰略,實施共建“一帶一路”農業教育行動
計劃,籌建“一帶一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擴大海外合作基地,
實現對“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農業教育科技的全覆蓋,在“一帶
一路”農業教育科技合作、“南南合作”中發揮引領作用。
(七)完善內部治理結構
1.以大學章程為統領,完善學校規章制度體系
圍繞“雙一流”建設,全面梳理規章制度,加快形成以章程為統
領,完善、規范、統一的制度體系。建立章程審查機制和規章制度定
期清理機制。牢固樹立依法治校理念,用法治思維規范學校管理行為。
2.加強學術組織建設,健全學術管理體系與組織架構
完善以學術委員會為核心的學術管理體系和組織架構,保障學術
委員會在學科建設、學術評價、人才培養、學術發展等學術事務中發
揮主要作用。在學術決策與行政執行之間建立良性溝通協同機制,形
成學校發展合力。
3.完善學校民主管理、民主參與、民主監督機制
充分發揮黨代會、教(職)代會、學代會、研代會、團代會等民
主參政與決策作用,充分發揮民主黨派、校友、社會評價機構等各方
面代表作用,完善定期溝通機制,促進學校科學民主決策。推進和完
善基層民主協商,加強智庫型、服務型統戰建設。嚴格督辦機制,完
善校長信箱、教代會提案等多方面渠道意見建議的受理答復機制。
15
4.完善院校兩級管理體制,擴大學院自主權
整合資源,重心下移,提高學院的資源配置能力,釋放學院辦學
活力,發揮學院建設主體作用。針對一流學科建設,鼓勵學院提出綜
合改革整體方案,經學校審定批準后自主實施。
(八)實現關鍵環節突破
1.實現科教協同育人,構建人才培養新模式
完善“依法治教”基本教學制度。充分發揮教育教學專門委員會
的指導和咨詢功能。建立完善責任教師、助教、教師培訓、學分、轉
專業、校院兩級教學管理等系列制度,保證教育教學依法有序運行。
完善教育教學激勵政策。在人事政策中充分體現人才培養的核心
地位,引導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將更多精力投入到人才培養工作中。
制定教授級高級實驗師的聘任與考核辦法。強化實驗教學和實踐教學
隊伍建設,把創新創業、實習實踐指導納入職稱評聘條件。
完善教學服務支持體系。適應創新人才培養需要,成立相應的校
級教育教學支撐服務機構,更好地為師生提供教育技術、教學技能、
學業指導等方面的服務。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學方式方法改革的深度融
合,建立新型教學狀態感知與評價體系。
2.實現人事制度新變革,探索隊伍建設新機制
完善人才引進制度。不斷完善招聘工作制度,加大領軍人才和優
秀青年人才引進的政策傾斜和支持力度。完善引進人才資助體系,強
化引進人才的聘期考核。
健全教師評價體系。以貢獻和潛力為評價導向,突出體現學科的
基礎地位和立德樹人的核心地位,完善教師科學評價體系。分別制定
各類教師崗位基本責任、晉升要求和標準、考核要求及評價機制。
16
完善激勵制度。制定符合校情并與一流大學建設相匹配的薪酬體
系,完善激勵機制,完善人才獎勵和教師兼職兼薪制度,進一步激發
教師參與學校改革發展事業的熱情。
3.建立新型科研組織和評價機制,激發科技創新新活力
改革科研組織管理模式。按照基礎前沿研究、重大共性關鍵技術
開發、應用示范一體化設計思路,組織若干個跨單位、跨學院、跨學
科的重大項目,構建公共創新服務平臺,探索校內外協同創新模式。
建立完善的分類科技評價體系。建立以科技創新質量、貢獻、績
效為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根據不同學科特點,制定評價指標、標準
和獎勵辦法。探索第三方評價與國際評價、團隊評價與個人評價相結
合的科研評價模式。
(九)構建社會參與機制
1.吸收社會力量參與學校建設發展
完善利益相關者參與學校治理的體制機制,鼓勵吸引社會力量參
與學校管理,以更加靈活多樣有效的方式,吸引社會資源支持學校發
展,擴大社會合作、提升學校辦學水平。
2.堅持落實“管辦評”分離,積極引進第三方評估
調動社會機構、組織、個人參與學校治理的積極性,健全多方位
評價機制,將第三方評估機制作為教育行政部門監督、學校自我評價
機制外的有益補充。
3.加強與行業企業密切合作,充分發揮校友力量
加強與校友、社會各界的聯系,推進與科研院所、社會團體等資
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協調合作的有效機制。加強與企業合作,爭
17
取社會各方支持。
4.健全信息公開機制
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及時更新信息公
開事項清單,接受社會各界的廣泛監督,提高學校工作透明度。
四、支撐體系
(一)拓展辦學空間資源,合理布局校區功能
立足北京,積極服務首都發展。以創建國家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為
契機,積極拓展學校辦學空間。統籌考慮學校發展基礎和未來發展需
求,合理布局現有校區功能,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二)立足整體規劃,加強教學科研基礎設施建設
改善辦學條件。推進留學生與專家公寓、水利樓、風雨操場(西
校區)等建設,加快推進涿州科教園區等實驗場站網絡體系建設,建
成新圖書館,提升文獻資料和信息保障水平。
(三)樹立信息化思維,加強智慧校園建設
完善學校信息化管理運行體制和建設機制。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
科研、管理和服務的深度融合,加強校園網絡等基礎支撐條件建設,
搭建信息系統深度集成化、數據分析與推送智能化的信息環境,為師
生提供全面、個性化和獲取方便的信息服務。
五、預期成效
到 2020 年,學校整體實力顯著增強,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前
列,夯實建設中國特色、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堅實基礎。
18
(一)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
立德樹人取得重大進展。形成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和“三農”
情懷教育大格局,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質量
全面提升。一批農學、經濟管理類專業通過教育部專業認證,一批工
科專業通過國際認證,成為涉農專業建設標準的引領者;建成一批核
心課程,厚基礎、寬口徑、強專業、重素質的系統性強、特色鮮明的
課程體系建設取得突破;建成一批核心教材、特色教材和優質課堂,
引領我國農科課程教育新內容。
(二)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高
支撐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能力和國內外學術影響力顯著提
升。建成若干個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技創新平臺,取得一批高水平
研究成果,在農業生物學和玉米遺傳育種等方向發揮國際領跑作用。
在種業創新、糧食豐產增效、畜禽高效安全養殖、農機智能裝備、水
土資源高效利用、綠色農業、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等領域做出突出貢
獻,打造若干具有中國特色、農業特色和世界影響力的新型高端智庫。
(三)社會服務貢獻更加凸顯
推動我國“三農”事業發展的能力進一步增強。以“兩站一體系”
為依托的農業技術集成示范推廣體系得到完善,學校服務社會的維度、
深度和效率進一步提升。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廣泛的支撐,在現代種業、
食品營養與安全技術、現代農業裝備、農業可持續發展等領域轉化推
廣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關乎國計民生和重大農業發展戰略等問題上
為國家政策制定提供支持的能力持續增強。
(四)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
全面建成世界頂尖農業大學聯盟合作機制;主辦的高水平國際學
19
術會議次數和在重要國際學術組織任職人數不斷增加,國際化辦學水
平得到提高。在“南南合作”、“一帶一路”農業合作與發展中起到引
領作用,在發展中國家農業教育和科技領域具有話語權和影響力。
(五)文化傳承創新作用更好發揮
具有濃厚農大特色、鮮明時代特點的文化傳承創新工作格局基本
形成,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育人工作成效顯著,中華農耕文化研究與傳
播取得進展。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成果豐碩,形成一批校園文化品牌,
出版一批文化著作,研發一批文化產品。在教育對外開放、科技交流
合作中更好地助力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
六、領導與組織保障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四個自信”,
增強“四個意識”,落實“四個服務”,堅持學校黨委對學校“雙一流”
建設的整體謀劃和對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領導。
(一)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增強政治領導能力,履行管黨治黨、辦學治校的主體責任。完善和落
實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完善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議事規則,
推動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增強黨委議大事、謀大局能力。
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進一步發揮學院黨委的政
治核心作用,完善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在“雙一流”建設中充分發揮
基層黨組織的作用,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有效發揮
政治核心作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加強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
和監督責任,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強化黨內監督,積極實踐監督執紀
20
“四種形態”,加強重點領域的廉潔風險防控。
(二)完善管理體制機制
建立“雙一流”建設領導組織體系,成立由黨委書記和校長任組
長的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統籌“雙一流”建設中的重大政策和重要事
項。成立由校長任組長的建設工作組,負責“雙一流”總體建設方案
和學科建設方案的統籌協調和監督實施。成立由分管校領導任組長的
建設專項工作組,負責“雙一流”相關領域的建設與改革任務專項工
作的推進與落實。領導小組和工作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雙一流”
建各專項任務的溝通協調和統籌推進。
實施目標責任制。以一流大學建設方案為依據,建立“雙一流”
建設目標責任制,簽訂責任書,明確職能部門和各學院、學科“雙一
流”建設的責任人,定期接受學校考核和評價。建設任務實行項目管
理,嚴格預算執行。
(三)建立自我評價和動態調整機制
建立以績效為核心的學科建設評價與調整機制,建立學科發展狀
態監測系統,對各建設學科在評價分析中發現的問題提出預警,根據
監測結果對建設資金做出調整。完善部門績效評價機制,將建設成效
與部門的考核評價掛鉤。以評價結果為主要依據,對相關政策舉措做
出調整。
(四)優化資源籌集與配置機制
建立健全爭取社會資源的工作機制,增強多渠道資源籌集能力。
強化資源統籌力度,優化資源配置機制。強化學院是一流學科建設的
主體。推動管理重心下移,進一步加強學院能力建設。
湖南中考志愿填報系統入口 http://xjuit.com/yi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