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說的核心精神是“禮”還是“仁”,這是千百年來學術界、思想界聚訟紛紜的話題。有人認為,“禮樂”精神是孔子及其儒學的核心,“禮治”是孔子所推崇的政治上最高理想。但更有人強調,“仁”才是孔子及其儒學的主體,“德化”“德治”為孔子及其后學汲汲追求的完美政治愿景。與之相應,前者一般認為孔子學說相對體現為守舊、保守的特征,其繼承傳統重于開拓創新,所以,在他們那里,有關孔子及其儒學的評價通常比較偏低,多予以負面性的指摘。后者通常強調孔子學說相對體現為進步、積極的特征,其超越傳統重于拘泥舊制。因此,在他們那里,有關孔子及其儒學的評價通常傾向于肯定,正面性的褒揚是主導的傾向。
其實,“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在孔子的學說中,守舊與創新,保守與進步是同一個事物的正反兩面。守舊在許多情況下,未嘗就是負面的東西,因為在某種程度上,它意味著保持事物的穩定性,象征著對傳統的尊重與傳承,體現為對原則性的堅持與執著;但是,這不能成為拒絕進步、走向封閉與自我僵化的理由。我們今天對孔子崇尚“禮樂”文明做法進行評價,必須從這個視野切入,看看他所倡導的“禮”,是否真正做到了堅持原則性與運用靈活性的統一,適度穩定與合理變化的統一,正確繼承傳統與恰當開拓創新的統一。
與“仁”相比,“禮”更多地體現為歷史上的固有傳統。“禮者,履也。”如黃克劍先生所言:“中國文化可追溯到夏、商、周三世,是由治理家族推而治理‘天下’的時代,依‘禮’確定人的身份地位以獲得一種人倫秩序,使其制度化,遂有了所謂‘禮治’。”(黃克劍:《論語解讀》)從這個意義上,孔子對“禮”的肯定和強調,更多的是對傳統的崇尚與弘揚。《八佾》篇所要解決的就是面臨新挑戰、新機遇背景下,如何重新認識“禮”,如何正確遵循“禮”等基本問題。
春秋時期,中國社會出現了大變革的形勢,固有的“禮樂”文明毫無疑義面臨著新的挑戰,以至有人把這形容為“禮崩樂壞”。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危機同時也是轉機,若能順應時代潮流,對“禮”進行實質性的豐富與改造,使之在保持優秀傳統的同時,實現新的超越,則可起死回生,再開創新的局面,即所謂“舊瓶裝新酒”。應該說,《八佾》篇在繼承傳統與適時“更化”方面是不無獨到的認識與切實可行的思路的。
(節選自黃樸民《論語讀繹•禮之大體:我讀<論語•八佾>》)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對于孔子及其儒學的核心,人們歷來爭論不休。有人認為,“禮樂”精神是其核心,
而也有人持不同意見,認為“禮治”才是儒學的最高理想。
B.“德化”“德治”是孔子及其后學者所努力追求的完美政治愿景,從這方面來看,有人
認為,“仁”才是孔子及其儒學的主體。
C.指摘孔子及儒學的人,往往是以其對禮樂的堅守,認為它繼承傳統更重于開拓創新,
表現出了守舊、保守的特征,從而給予較低的評價。
D.對“仁”的追求讓儒學表現出進步、積極的特點,從某些方面看,其超越傳統更重于
拘泥舊制,這也使得一些人更傾向于對其作正面性的褒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從保持事物的穩定性、對傳統的尊重與傳承,對原則性的堅持與執著等方面來看,守
舊未嘗就是負面的東西。
B.若是“禮”能真正做到堅持原則性與運用靈活性、適度穩定與合理變化、正確繼承傳
統與恰當開拓創新等方面的統一,就值得肯定。
C.禮治是在由治理家族推而治理天下的時代,依人的身份地位而確定的人倫秩序并使其
制度化而形成的一種政治形式。
D.儒家所說的“禮崩樂壞”是春秋時期社會出現大變革時,固有的禮樂文明面臨新的挑
戰時的必然結果。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作者看來,我們今天崇尚孔子的禮樂文明,肯定其對傳統的尊重與繼承,但也不能
因此而拒絕進步,從而使之走向封閉與自我僵化。
B.“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這說明從周代禮樂文明產生的源頭來看,它本身就具有守舊
與創新,保守與進步相統一的特性。
C.孔子從對傳統的崇尚與弘揚的角度去強調禮,同時也在盡力解決面對新挑戰、新機遇
時如何重新認識“禮”等基本問題。
D.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對“禮”進行實質性的豐富和改造,既能讓它保持優秀傳統,又
能為之注入時代精神,從而讓它煥發青春,開創新局面。
1. A( “禮樂”精神與“禮治”是一致的,不是相反的看法)。
2. C(“依‘禮’確定人的身份地位以獲得一種人倫秩序”,而不是“依人的身份地位而確定的人倫秩序”)。
3. A(原文說“我們今天對孔子崇尚‘禮樂’文明做法進行評價”,不能理解為“我們今天崇尚孔子的禮樂文明”。)